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高精度測量:粗糙度輪廓儀選用的高精度光柵測量系統和高精度電感測量系統,結合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能夠實現微米甚至亞微米級別的高精度測量,滿足齒輪和螺絲對表面粗糙度和輪廓精度的嚴苛要求。例如,在測量高精度齒輪的齒面粗糙度時,可精確分辨出極其細微的表面起伏,為評估齒輪質量提供精準數據。
高穩定性與高重復性:儀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研磨導軌系統,采用耐磨性的導軌材料,確保系統在長時間運行過程中穩定可靠。同時,高性能直線電機驅動系統保證了測量過程的穩定性和重復性,減少因設備自身波動導致的測量誤差,使多次測量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為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據。
智能化管理與檢測軟件系統:具備友好的操作界面,操作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即可快速上手掌握基本操作。軟件功能強大,能夠自動處理大量測量數據,根據預設標準生成各種格式規范、美觀的檢定報告。可自動顯示、打印、保存和查詢測量記錄,方便數據追溯和統計分析。此外,測量范圍廣泛,能滿足絕大多數類型齒輪和螺絲的粗糙度輪廓測量需求,還可依據客戶特殊要求進行軟件功能定制,實現個性化測量解決方案。
多參數測量能力:不僅能對表面粗糙度進行自動評價,計算出如 Ra(輪廓的平均算術偏差)、Rz(不平度平均高度)、Rp(輪廓最大峰高)、Rt(輪廓最大高度)等多種常用粗糙度參數,還可測量齒輪和螺絲的各種輪廓形狀參數,如齒輪的齒形偏差、齒向偏差、齒距累積誤差,螺絲的螺紋中徑、螺距誤差、牙型半角誤差等,全面評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智能保護系統:為防止測量過程中因操作失誤或意外情況對儀器造成損壞,粗糙度輪廓儀配備了智能保護系統。一旦出現主機與被測工件或夾具相撞,或者測針在掃描過程中拉力過大等異常情況,儀器會立即停止掃描,有效保護測量系統和測針,降低設備維修成本,延長儀器使用壽命。
靈活手動控制:儀器配置操作桿,在測量工件前,操作人員可通過操作桿對測針進行粗定位,方便快捷地將測針移動到目標測量位置。即便在脫離電腦的情況下,也能利用操作桿實現測針的左右、上下快速移動,增強了儀器使用的靈活性和便捷性,尤其適用于現場快速檢測和調試。
齒形偏差測量:齒形偏差是影響齒輪傳動準確性和平穩性的重要指標。粗糙度輪廓儀利用其高精度的測量系統,能夠對齒輪的齒形進行精確測量,將實際齒形與理論齒形進行對比,得出齒形偏差值。通過對齒形偏差的檢測,可及時發現齒輪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機床精度下降等問題,以便采取相應措施進行修正,保證齒輪的傳動精度。例如,在航空發動機齒輪制造中,對齒形精度要求高,微小的齒形偏差都可能導致發動機在高速運轉時出現振動、噪聲增大甚至故障,粗糙度輪廓儀的高精度測量為航空發動機齒輪的高質量制造提供了保障。
齒向偏差測量:齒向偏差會影響齒輪在嚙合過程中的載荷分布均勻性。粗糙度輪廓儀能夠準確測量齒輪的齒向,檢測出齒向偏差情況。對于大型重載齒輪,如風力發電機齒輪箱中的齒輪,均勻的載荷分布至關重要,齒向偏差過大可能導致局部應力集中,縮短齒輪使用壽命。通過粗糙度輪廓儀對齒向偏差的測量和監控,可優化齒輪加工工藝,確保齒向精度,提高齒輪承載能力和工作可靠性。
齒距累積誤差測量:齒距累積誤差反映了齒輪一轉內各齒距相對其平均齒距的最大變動量,是衡量齒輪運動準確性的重要參數。粗糙度輪廓儀可對齒輪的齒距進行精確測量,計算出齒距累積誤差。在精密儀器儀表齒輪制造中,嚴格控制齒距累積誤差對于保證儀器的精度和穩定性起著關鍵作用。通過粗糙度輪廓儀的測量數據,可對齒輪加工過程中的分齒精度進行調整和優化,提高齒輪的運動精度。